第六百七十章 如来入佛(下)_重演星辰
笔趣阁 > 重演星辰 > 第六百七十章 如来入佛(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百七十章 如来入佛(下)

  老子发出的怒哼惊动了下方聆听圣道的四位弟子,这四人纷纷醒悟过来,其中洒脱不羁的庄子略带疑惑的问道:“何事能令老师如此动怒?”

  底下,其他三人也纷纷鼓起好奇之心,暗自垂听。但看这四人对老子愤怒一事毫无惧色,亦一脸无碍,显然深得老子教化。

  老子于上沉默半响,内心之中却是天翻地覆。

  未料到西方准提接引二圣能够如此果决豁达,退让佛门教主之位,引得佛教合并?也未想如来如此可恶,原以为身在曹营心在汉,没想到一换副脸孔见人之后竟毫不犹豫的托身佛门,真正的弃道入佛,坏他大计?如此,自己不但欠了佛门因果,更是推波助澜,为他人做嫁衣,助佛门兴旺起来!

  其实,老子自始至终虽然深谋远虑,却有些一厢情愿,他想要借助如来之力分裂佛教,却没有设身处地的为如来想过。如来若是按照老子的意图继续下去,迟早有一天不是因为佛门气运的问题或是因为其他圣人教派利益的问题受到如此,老子的计谋是注定失败,注定为他人做嫁衣,也注定让那些冷眼旁观之人笑煞肚皮,一心嘲笑。老子的脸皮可丢大了!

  也是道心坚固,境界高深,老子不一会便放下了心中的难堪,略一思索,对着座下四位弟子说道:“佛祖一一出世,佛门大兴之势再难抵挡,老师身为玄门大弟子,却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我玄门日趋衰落,因此忧愁不已!”

  老子避重就轻,隐瞒了自己在佛门大兴之中所做的那些难堪之事,直接点明了佛道之间平衡即将打破,原本玄门称雄的地位将会因佛门的大兴给拉下来。

  老子没有深探底下弟子心思,不知他们个个都是心灵细腻之辈,不约而同的对他的话产生怀疑。

  忧愁,即使忧愁也不用发出那么大的怒气嘛,里面一定还有什么玄机,不过联想到事关老师,老师也不愿明说,他们都是知进退明分寸之人,只能按捺一探究竟之心,将此事给淡忘下去。

  以这四人眼下卑微的修为,对于佛道上层的争斗还没有资格评头论足,玄门的兴衰更跟他们相隔天地,实在是没有能力理会,于是座下四人不言不语,只是静待老子的发话。

  老子想了良久,一时还没有什么妙策,再看了庄子他们四人,说道:“你们跟随老师甚久,如今得到真传,已然可以出师矣!尚有何不解之处一一说来,老师再为你等解惑三月便要回归,处理我玄门教务!”

  这庄子四人在老子的几年教导之下突飞猛进,境界见长,没想到老子却要不久离开,心中很是不愿。但瞧见老子那副一脸果决的模样以及事关玄门大事,不敢异议,于是一一上前向老子询问修道之中的疑难杂症。

  三个月后,老子在四大真人的跪拜之下飘然而去,结束了这长达数十年的人界之旅,而他所手下的弟子也个个出息,在人间闯下好大的名堂。

  道家史书有载:

  南华真人,即庄子,名周,字子休,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历史上与老子以“老庄”并称。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共同建互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道论基本内容就是逍遥,要进入逍遥的精神境界就必须泯灭人与人之庄子还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老子贵柔,主张戒盈防满,在现实关系中求得自身的长保。庄子则认为现实关系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严重束缚,主张超脱现实关系而尽情逍遥。庄子同样将“道”视为生天生地的本体,但他又认为并不代表“道”具有物质性,不过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他多次强调道是产生万物的本体,但它是非物质的,并举例说“道通一气”,但道并不是气,气是自道派生的。最后庄子将道集中“虚”上,他在《人间世》中说:“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即追求“道”的最高精神境界,在务“虚”上下功夫,做到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从而修道、得道。进而把老子的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只要输入-WWw.69Ζ-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