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摩天岭_大隋主沉浮
笔趣阁 > 大隋主沉浮 > 第821章 摩天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1章 摩天岭

  对外战争没有丝毫仁义、没有丝毫可言,敌我双方为了获得最终胜利、为了用微小伤亡换取大战果,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而杨集这次攻伐高句丽更是将“兵不厌诈”和“闪电战”精髓发挥到了极致,不过他也非常讲究战略和战法。

  战略是利用高元想打又怕的心思,让辽西隋军在西岸加以掩饰,先把高句丽第一防线解决;成功打通陆上通道以后,再由幽州以水师出击,夺取盖牟城和安市城,三路大军主次分明、各行其事。

  具体战法的主旨却是虚虚实实,他偷袭并成功歼灭第一防线的二十多万大军,立刻不管不顾的分兵南下,袭取各地各城。此战法给高句丽军民一种处处皆敌的假象,在取得动摇敌方民心和军心效果的同时,还能迷惑敌军的决策层,有效的避免了被敌军逐个击破的下场。

  作为隋军的对手,高句丽错就错在决策层接二连三的误判形势。

  高元没有与大隋进行大决战的心思、也没有打败大隋的信心,可是他却在杨广决定北巡之时,在边境布下了重兵,其本意是让杨广在会晤之时,看到高句丽拥有强大实力、休要小觑高句丽、休要再对辽东有野心。然而他既没有意识到大隋已经不是开皇十八年的大隋,也没有意识到东/突厥早已不是昔日的突厥汗国,更没有意识到现在的皇帝杨广,远比杨坚好强好战。

  演绎完“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典故,终于“如愿以偿”的成功的把杨集这头勐虎引来了,但是这个时候的高元却怂了;他不但不敢打,并且还打算效彷当年的渊子游,与杨集还他个河中会晤,然后乐呵呵的一笑抿恩仇。

  等到杨集打下他们的第一道防线,他又否决了渊子游和渊子澄派偏师守御辽水,派主力北上将隋军各个击破的战略;采取了层层防守的政策,而他在无意之间,却是给了杨集喘息之机。

  高句丽这边正是因为高元一而再再而三犯错,直接导致他的防御政策变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而他这种小规模、多批次的战法,非但无法集中力量与隋军决战、达到消灭隋军的目的,反而在隋军勐烈攻击下蒙受巨大损失、白白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紧接着,高元为了急于达成战争目标,让渊子澄成功把“小辽水—大梁水”地区的军民和物资撤回南方,又在军事力量没有充分集结、没有有效整合之时,再一次把高大阳和高僧罗投入到战场之中,结果导致这两支军队败得比之前还要惨。当杨义臣杀到大梁水以南、汤河以西,他已经处于无兵可派的窘境了。

  高元这么配合、这么给面子,也让杨集面对诸将力捧、力赞之时,总是说“都是高元兄给面子、配合得好,要不是他,我军早就被打崩了;所以不是我杨集优秀、不是我杨集厉害,而是高元兄比我更烂!”

  这真不是在装逼,而是杨集的真心话:他的用兵风格很像是武侠里的《独孤九剑》,他打仗的时候向来是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招招都攻得敌人不得不守、不得不救,自己当然不用守了。然而他在作战之时,却又有点敌强我强、敌弱我弱、敌烂我烂的味道。

  高句丽之战打到现在,隋军有好几次因为他烂的缘故,都脱离了他的最初的作战思路、作战部署,陷入了十分危险的处境;其中最为典型例子就是他这里兵力不足、战力大跌,杨纶却已完成了任务,沦为一支彻头彻尾的孤军,若是高句丽及早发现、并且发兵攻打,杨纶必亡。然而高句丽面对这样一个大好的破敌良机,却因为高元兄派高僧罗东进、派高大阳北上而白白错过了。

  这不叫“我烂敌更烂”,又是什么?

  杨集说实话、心里话,别人不但不信,反而认为他谦虚过度了。

  而杨纶这个失误问上,他担心动摇军心,从未说过什么;可心里实际上担心得要死、怕得要命。可诸将尽皆认为他“智珠在握”、“一切尽在掌握中”;当事情变成现在这个卵样子,诸将更是认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不愧是当世军神。

  既然大家需要军神、认为他是军神、说实话又不信,那就当军神好了;只要自己心中有数、别失去自我就行,否则迟早落得害敌害人终害己、误国误民终误己的下场。

  “小辽水—大梁水”西部地区的战事并未脱离杨集的预料,在高僧罗三万大军、高大阳六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入黎山城,渊子澄便知道再守已经没有意义了,他趁薛世雄和杨师道、尉迟恭与石城山大营一万守军对峙之时,当机立断的率领两万精兵弃城而逃,大军掩护近十万百姓一路向西,绕过边牛山,再改道南下,由灯塔城渡口横渡大梁水、回防辽东城以北的渡口和码头。待他离开不久,残留在各地的守军纷纷开城投降。

  “白岩城—横山城”以东的高句丽守军本来就不多,他们受渡江战役惨败、白岩和横山失守的影响,也纷纷向东进的王行本、南下的于仲文献城投降。

  至此,辽东平原大梁水以北、千山山脉以西、“白岩城—横山城”以东尽归大隋所有。高句丽的势力在短短时间之内,就被隋军压缩在辽水以东、“白岩城—横山城”以西的“狭窄”区域。更让杨集大放宽心的是,各路大军已经陆陆续续抵达大营,使他手上的兵力一下子暴涨。

  不过南方的战事却引起了杨集的注意和重视,高惠贞虽然及时撤军,没有去攻打盖牟城和安市城,但是杨纶却没有放过他的打算。

  杨纶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悍将,他明白自己分守两城的压力很大,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如果在盖牟城和安市城当缩头乌龟,两座城池反而容易失守,当他听说高惠贞来犯,便主动出击。双方在海城河南岸马圈子一带迎头碰了正着,他和薛万彻带着五千名冀州精锐,朝着高惠贞中军发动了勐烈的冲锋。

  高惠贞中军还有高行恭所护卫的高元家小,万万不容出现半点差错,他便让高行恭先退,自己率军率军作战,然而高行恭和他那两千精锐的撤离,却开启引了溃败之门。

  一番激斗之后,中军在打不过隋军的情况下,高惠贞只能退回海城河北周,可是他的两万大军却被杨纶带来的一万名兵马击溃。高惠贞在隋军合围而上之前,和高行恭带着六千多名残兵败将护卫着高元的家卷逃进了另外一个黎山城。

  南方黎山城令杨集注意和重视情况有二:一是高元的家小,二是黎山城有着极其关键、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此城位于横山城西南、安市城西北,三者又形成一个“

  太高岭这个名字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如果说到它后来才有的名字摩天岭,就会恍然大悟了。摩天岭是自东向西的海城河、自西向东的大洋河的分水岭;另外还有一条小河从摩天岭蜿蜒向东,汇入乌骨江上游的草河。

  这也就是说,高元除了安市城背后的“千山—碧流河”道可以走之外,还有“千山—大洋河”道、“千山—乌骨江”道可以选择。只要高惠贞牢牢掌控摩天岭孔道以西的黎山城、孔道以东的新建不久的连山关,他们完全能够通过更近的近道逃到鸭渌水北岸,根本就用不着夺回盖牟城和安市城、根本不用走辽东半岛。

  在汤河隋军大营的中军大帐里,文武济济一堂,郝瑗起身出列,向杨集深施一礼,说道:“大王,此乃是卑职思虑不周、大意失职,致使我军忽略了黎山城和这两条近道,请大王降罪。”

  这的确是一件重大的失误,需要有人揭开这个因果,只有如此,此事才能揭过;郝瑗是吃了公家饭的卫王府属官,此时还有一个行军参军事的临时职务,便想出来顶包。

  郝瑗用意好、用心良苦,杨集是知道的;可他杨集十分护短,他要是那种一出事就让小弟顶包的老大,也不会有今天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的卫王系了,他摆了摆手,说道:“郝参军无须自责,事态变化如沧海桑田,反之,也能沧海桑田如事态变化,连黄河都能发生两次大改道,这两条小路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对于这两条路,其实真不能怪杨集等人疏忽和失误:首先是这两条路是野生的天然的存在,高句丽根本就没有认真的开发过;直到史上的高建武当上高句丽王、修千里长城防御唐朝之时,他才大力开发和拓展了这两条既能支援辽东、又能从辽东逃生的道路。而现在,还是没有开发的野生的羊肠小道。

  据斛律晋说,这两条路根本就不能说它们是路,只因它们两侧险峻陡峭、杂草丛生、危石林立,用来当路面的河道既曲折狭窄、满布石头,还有流水,大军很难从此挺进;不过高元如果带着一帮文武从此步行、逃窜,却是不成问题的。

  其次是隋军进展实在是太快了,大家的目光时时刻刻都盯着辽东城、盯着战场;时时刻刻都在考虑如何能在避免被敌军逐个击破的同时,还能以少击多的打赢对手,至今还来不及想太多事,梳理之后战斗和战场情况。

  杨集知道杨广第一次远征高句丽时,亲督诸军攻打辽东城,同时命宇文述为首的九路大军越过高句丽诸城,向鸭渌水挺进,与水军配合攻打平壤。而宇文述出兵、逃回的路线就是平坦的“千山—碧流河”道。

  李世民发动安市城攻城战之前,高句丽有十五万名大军从南方北上援助,且被唐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但是杨集以为这支援军的行军路线也是安市城附近的“千山—碧流河”道。却不知这支援军所走之路是以后开拓的“千山—乌骨江”道。

  要不是高惠贞带着高元的家卷逃进黎山城,成了“闪闪发光的指路明灯”,杨集都不知道南方还有一个黎山城;至于黎山城后面那两条近道,那更是无从知晓。

  “大王所言极是!”行军司马裴矩很是捧场的说道:“好在我们发现得非常及时,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及时将这两个缺口补上、堵死,高元一样插翅难飞。”

  “喏!”郝瑗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

  “我军现在集结于此,兵力已经不弱敌军,接下来战事远比较之前轻松。”杨集向郝瑗说道:“打探敌情和地形之事,就交给你了。你务必将这摩天岭的情况打探清楚。至于这两条便道,也要摸清楚。如果我们后发先制,占了摩天岭的黎山城和连山关,便可派遣奇兵突入敌境,动摇敌方军心。”

  吩咐完毕,杨集又向斛律晋说道:“斛律将军,你麾下将士远比我们熟悉高句丽,你从军中多找一些熟知地形地貌的将士交给郝参军,以做我军向导。”

  斛律晋肃然应道:“末将遵命!”

  杨集点了点头:“事不宜迟,你们下去安排吧!”

  “喏!”郝瑗和斛律晋团团一礼,退了下去。

  目视两人离开的背影,杨集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知道唐朝和高句丽在摩天岭之上,的的确确是发生了战争,而且还是以唐朝获胜告终。但战争的经过,他脑海里只有《薛仁贵征东》写的玄幻故事;至于真正的作战经过,却是一点都不知道。

  甚至就连《薛仁贵征东》也只记得乱七八糟的,只知道薛礼有主角光环、有无字天书,而且奇遇不断,当这位一军主帅担任深入虎穴的孤胆英雄之际,摩天岭上的主将好像是号称唐军噩梦般的红幔幔、猩猩胆,然而这两位噩梦面对主角,忽然降智了,不但要和他结为异姓兄弟,还把兵符都给了他。

  这里薛仁贵简直就是主角逆袭的典范,但是话又说回来,真实的薛仁贵确实也是逆袭成功的典范。哪像他杨集啊?天生就是一个拿反派剧本的王。比较“遗憾”的是,他的封号是“卫王”,而不是反派专门户——“齐王”。

  当然杨集也知道“卫王”尊号是大隋亲王中最为高级的存在;因为秦王、齐王、蜀王、滕王、蔡王这种封号,仅仅只是公式化的以东周列国国名来封授。而“卫王”却不是按照卫国来封的,而是一种荣誉体现的美称;一般亲王都没有这个待遇,只有功劳极高的人才能得到这种美号。

  只是,他们父子获得卫王封号时,屁的功劳都还没有;由此也可见,杨坚是多么的偏爱他们父子,对他们父子是多么的期待。但好在他们父子没有辜负“卫王”这个充满荣耀的美号。

  其他人自然不知道杨集这一刻想过的诸般念头,而就在这时,朱粲走了进来,一脸古怪之色的向杨集说道:“大王,张夫…张统领和慕容统领求见,说是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哦!让她们稍候片刻!”杨集点了点头,心想她们天天瞎逛、成天不归营,哪有什么大秘密?

  “喏!”朱粲应声而退。

  “杨总管,我近来水土不服,身体有所不适,不宜掌大总管之职。自今日起,你代我行使行军大总管之职,总领东征军兵事,全权负责辽东接下来的战斗;于总管、李总管、崔总管,你们三人从旁协助。”杨集身边的副总管只有杨义臣和于仲文、李景、崔弘升,而宇文述已经被他安排为后军总管了,现在在长春屯总揽后勤大事。

  这看似是针对,但事实上,宇文述只要保证后方安全、保证粮道畅通,本身就是一份巨大的功劳,战争胜利后的功劳薄上,会有他浓重的一笔。要不宇文述最熟悉辽东平原,这个美差还未必轮得到他。

  听到杨集声音洪亮的说自己“身体有所不适”,又见他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的,帐中文武的脸色精彩之极。然则军令如山,如今主帅已经把将令下达,他们也只能遵守了。

  “末将领命。”杨义臣和于仲文、李景、崔弘升各自上前一步,躬身应命。

  杨集又向裴矩和韦津说道:“裴司马、韦长史,你们主管东征军军务。”

  “遵命!”裴矩和韦津出列接令。

  “这大帐就交给你们了,至于怎么打,你们自己说了算;如果遇到什么难以决断之事,再来找我。”杨集说完,起身就走。

  杨义臣和于仲文、李景、崔弘升、韩洪等人都是名帅、名将,司马裴矩更是一个妖孽,这样的阵容加上充足的兵力、昂扬的士气,隋军没理由输给人心动荡、军心动摇、兵力大跌的高句丽。

  众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