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第一百卅一章_清沅
笔趣阁 > 清沅 > 131、第一百卅一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131、第一百卅一章

  这位乔姑娘,清沅上辈子并没有结识过,但记得十分清楚,印象深刻。

  乔姑娘年纪和他们差不多,清沅记得应当还比她小一些。上辈子顾皇后选了吴佩儿为太子妃,从来就没考虑过乔姑娘,后来给太子选的两位良娣,乔姑娘也不在其中。

  皇帝驾崩之后,顾太后渐掌权柄,朝中有些大臣对此有些疑虑,乔姑娘的父亲乔煦就是其中之一。

  顾太后对这批人没有心慈手软。乔煦不久就被拿了个错处,流放到瘴疠之地。乔姑娘当时本已许婚,结果夫家惧怕顾太后威势,竟然退了亲。乔煦不忍心女儿跟着受苦,就将她寄住在京中亲戚家,并托亲戚帮乔姑娘另寻夫家。

  乔煦为人刚直,到了流放之地,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连写了几篇文章,都是议论时政,其中一篇直指太后执政的弊端。这终于让顾太后大怒,乔煦下狱,不久就在狱中死去。乔家被抄,乔煦的子女没入奴籍。

  乔家虽然还有其他亲戚,但这时候都避之不及,亲戚都不愿意为乔姑娘出头。幸而乔煦的几个旧友可怜乔煦子女,在京中奔走呼号一番,这事情引起了番不小的议论。

  最后是安平公主出面,向顾太后求情,若乔姑娘这样一个弱女子流落教坊,未免太过可怜。

  清沅记得,那段时日她正好进宫去给顾太后请安。

  顾太后仿佛闲聊一样问她:“安平和我说了乔煦女儿的事情。你有没有听说?”

  清沅道:“听到城中一些议论。”

  顾太后就问:“你怎么看,也和安平一样觉得我太冷酷无情了?”

  清沅仔细斟酌字句,缓缓道:“娘娘母仪天下,岂是我能妄议的。只是娘娘若问我对乔姑娘怎么看,我觉得娘娘不妨保一保她。她的父亲已经离世,娘娘这时候保下乔姑娘,可显宽容仁慈,足以安抚众人。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乔姑娘过得好,其他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顾太后笑了笑。清沅后来想起来这件事,只觉得自己仿佛通过了顾太后的考验。在这之后,顾太后就渐渐与她议论越来越的事情。

  至于乔姑娘,她没有流落教坊,而是入宫做了一名低等女官。又过一年,被萧重钧封了才人,成了妃嫔之一。

  起初顾太后有些不快,但乔才人一直没有怀孕,萧重钧也不算十分宠爱她。顾太后就随她去了。

  清沅后来时常入宫,但都没见过这位乔才人。似乎漫长的宫中岁月,已经磨灭了悲欢,过去那些生死攸关的故事已经全都平息。

  如今再想起来这位乔姑娘,清沅当真有隔世之感。这一世,乔姑娘再不会流离失所,最后成了宫中一个寂寂无闻的才人。她成了太子妃,不出大意外,将来会是皇后。这不是乔姑娘一个人的事,而是连带着她的父母家人,连带着她身后整个亲族。

  将来的事暂且不提,眼下最明显的就是这件事所透出的皇帝的态度。

  皇帝已经将顾家一脚踢开了。

  萧广逸知道皇帝选定了乔姑娘之后,突然也有些忧虑。

  其实皇帝另选太子妃是一件好事,皇帝这么就换了太子妃,比他设想的还好。只是他没想到皇帝会选乔煦的女儿。

  乔煦上辈子就明确且强烈反对太后执政,因为他早就对顾太后和顾家不满。皇帝在这节骨眼上选了乔煦……以后太子就是被皇帝,乔氏,乔煦环绕,看来皇帝是誓要清洗太子身上顾皇后的印记。

  萧广逸有些担心太子的处境。

  除了太子,他更担心清沅。皇帝不知道会不会清算顾家,对清沅这个儿媳又是怎么看。当初皇帝还夸过他娶清沅娶得好,如今不知道会不会又是另一番想法。

  萧广逸这时候只能庆幸,他们是在动身来宁州之后,才让事情发作的。他们不在京中,与皇帝远隔千里。

  晚间时候,两人躺在床上又谈到此事。萧广逸抱着清沅,低声道:“我原本不想你太快有孕。但这会儿要有了孩子,却是一桩好事。”

  清沅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她要是有了孩子,皇帝即便再不喜欢她,也只能无可奈何了。但她还是笑道:“越是急越是急不来。眼下我还沉得住气,和你说件好笑的事情。”

  萧广逸问是什么事情。清沅说的是顾皇后塞给她的宫女,听说了太子妃换了,不是吴姑娘,一个个都十分忐忑。这是皇后失势的迹象,这些在宫中的人精都看出来了。而且原先与徐木兰通信的女官,突然断了一封信。

  这宫中生变,她们都看出来了,都吓得更老实了。虽然顾清沅也是顾家女,可她们这时候除了紧紧抱住燕王妃,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清沅说了只是笑。萧广逸也笑了,他又说:“好。我们不用怕。在宁州还是该干什么什么。你什么错都没有,又是我求着娶的。父皇就算不喜顾家,也不能动你。只要我在一日,你就是一日的燕王妃。”

  清沅靠在他怀里,心中想着,有萧广逸这话,她这辈子都不亏了,大不了一辈子就在宁州。这里天高皇帝远,皇帝把他们忘记在此处也无所谓。

  只可惜宁州并不是世外桃源。此处是边疆,兵家必争之地。将来一旦与西戎开战,必然要与朝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清沅和萧广逸都清楚这一点,但他们并不能因此就放弃努力。

  除了宁州这边,清沅还有些担心自己的父亲。萧广逸其实也想到了,他第二天就亲自修书给自己的老师,请老师关照岳丈。

  萧广逸的信才走没两天。清沅就接到了家中的信,原来顾泽行已经丢掉了主持重修丰城行宫的差事,如今赋闲在家。

  顾泽行在信中并无抱怨,反而十分怡然自得。

  清沅知道这其实是好事,顾泽行远离官场也好。皇帝只是轻轻抚了一下,没有对清沅一家大惩戒,已经算是看在燕王面子上了。

  后来清沅才知道,原来皇帝不仅是为了燕王,还因为听了李修致的劝。

  李修致这一年多一直在给清沅的大弟顾晟做老师。最近突然得了皇帝赏识,知道皇帝有心对顾家整理一番,就劝皇帝仔细甄别,又说燕王妃的父亲为人谦和清白。皇帝这才放过。

  除了太子妃一事,京中皇帝还没有大动作,所以没有大震动。太子妃一事又是喜事。对普通百姓来说,并不知道什么吴姑娘乔姑娘的事,更不会知道从吴姑娘换到乔姑娘到底有多大影响。

  所以京中几乎可以称得上一片祥和,百姓议论的多是太子大婚时候不知道会是什么排场。年初燕王完婚的时候已经足够津津乐道了。

  只有宫中朝中知道皇帝正在静静地,不动声色地修剪顾家。大家也都知道,这都是为了太子。若是大张旗鼓,弄得过于血腥,或是牵连太广,太子颜面何存。何况立大案,会把一桩一桩的罪状都数出来,到时候数的罪状太多,顾皇后是废还是不废。

  不废,扫天家威信。废了,太子境地尴尬,更容易惹朝臣遐想。

  前朝有废后事,总离废太子不远了。所以皇帝只能这样,隔段时间就寻个由头,把顾家人慢慢从京中扫出去,能留下的也不能再在朝中任职。

  皇帝不是没想过让皇后“暴毙”。这个法子快得多。让顾皇后“病”一场,然后“病重身故”。对太子来说,实在比废后体面多了。至于将来太子登基之后,如何追封顾皇后,那就是太子自己的事了。

  但皇帝没有用这个更快更简便的方法。

  他下不了手,并不是顾念什么夫妻多年的感情。皇帝原以为顾皇后对他是假,他对顾皇后是真,但最近他处事越发冷静,没有顾皇后在他身边,他并没有太多不惯和伤感,他开始觉得自己对顾皇后,这么多年,也未必是真。

  一切竟如镜花水月。这么多年,原来他们只是演了这么长长的一场鹣鲽情深。

  他不下这手,只是他还仔细把顾皇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都仔细挖掘一遍,看清楚她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若她一死,他一定没有耐心再做这事情。

  另一个理由就是他恨透了她。一杯毒酒,一根白绫,实在太轻松了。那么一瞬她就过去了。他要让她依然在两仪宫中。只是没有了万众瞩目,没有了六宫大权,她只能被他囚在两仪宫中。他倒要看看,她什么时候会疯。

  这将是一场漫长的屠杀。他要顾皇后仔细看着。他不用盯着顾皇后,甚至不用听监视的宫人禀告,他都知道她一定会仔细看着。

  这种刺激甚至比从前宠幸任何一个女人都更让他兴奋满足。

  自从皇帝收走了顾皇后的凤印,两仪宫就变得死气沉沉。但顾皇后还和往常一样,每日依然早早起身,洗漱之后打坐片刻,然后更衣整理妆容。

  只是如今她的时间比从前空闲许多,可以说是太多了。

  管理六宫的事情,皇帝把从前不得宠的两个妃子找出来,再加上女官帮助。有大事皇帝也会亲自过问。等再过几个月,太子妃入住东宫之后,有许多事情就会交给太子妃。

  从前有许多诰命夫人等着谒见皇后,如今也没有了。皇帝借口皇后要专心太子大婚的事情,不再允许外命妇入宫请安。

  宫中宫妃也不往两仪宫去了。她们都知道皇帝近来心绪不好,两仪宫近乎闭宫,没人敢触皇帝逆鳞。

  顾皇后如今可以打理的,也就只剩一个两仪宫了。甚至两仪宫都不完全属于她了——皇帝带走了许多她的人,换了一批人进来,这些人无疑会将她的一举一动都告诉皇帝。

  如今可以无所顾忌常常来两仪宫的,也就一个安平公主了。

  只是安平也不能整日都在两仪宫。虽然两仪宫的布置还和从前一模一样,和几个月前一模一样,不缺吃的玩的,花园依然打理得十分精美,但安平就是受不了如今两仪宫的气氛。她总觉得四面八方都有人在打量她。

  她在两仪宫呆半日就要受不了,逃回懿光园。

  她问顾皇后:“这样的日子母后怎么受得了?”

  顾皇后淡然道:“习惯了,就受得了了。”

  顾皇后在强迫自己习惯。另有一个人也在为这种生活不惯——许婕妤也不惯如今的生活。

  许婕妤如今不用去顾皇后身边伺候了,她突然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