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夭折的偷师之旅_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笔趣阁 >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 第113章 夭折的偷师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3章 夭折的偷师之旅

  第113章夭折的偷师之旅

  苏木去中院找何雨柱的时候,遇到了贾东旭。

  他正巧跟何雨柱坐在那里聊天。

  “东旭哥,柱子哥,你要的东西我给你捎回来了。”

  “真的?嗨,我就知道你办事靠谱,哪儿呢,瞧瞧去。”

  何雨柱立马拔腚。

  刚才贾东旭过来跟他聊天,说的也是明儿晚上小灶的事儿。

  何雨柱心里正琢磨这事儿呢,苏木到来,就是一场及时雨。

  贾东旭也跟着过去瞧热闹。

  这二位都是苏木潜在的客户了,他们之间没有说什么,苏木也就不避讳。

  三人一前两后来到东耳房搭建的厨房。

  一小堆野味儿摞在那里,也挺壮观的。

  主要是这几个月普通人家实在难以见着荤腥。

  “木头,有伱的!”

  贾东旭夸赞道。

  “嘿,就是运气好点。对了,瓮里还有两条胖头鱼,需要的话,柱子哥你也捞着……”

  “兄弟,那我可就真不客气了。”

  知道苏木是钓鱼小能手,什刹海周边都传遍了。

  神乎其神的,包装的跟什刹海三太子似的。

  反正苏木挺尴尬。

  前有龙王三太子被哪吒扒皮抽筋,后面还有个东直门三太子,天天整活儿呢。

  都感觉不太正经……

  “柱子,匀我一条,晚上给孩子们熬点鱼汤喝。”

  贾东旭心血来潮,估计也是信奉见着面,分一半的意思。

  何雨柱这会儿已经当苏木许诺的这些东西都是他的了,豪气的大手一挥。

  “东旭哥,您尽管拿,要说这事儿还多亏了你呢,这肉……也割一块回去炒菜吃吧。”

  苏木在旁边听着。

  但看何雨柱说话不过脑子,声音落地对方还没反应呢。

  苏木就瞧见何雨柱有些后悔。

  贾东旭可不惯着他。

  “成,那我就割一小块,反正明儿个都是要炒菜上桌的,多一点少一点也看不出来……”

  “哎,行。”

  苏木看着好笑。

  这也就是何雨柱的性格。

  豪横起来连自己都能悔青了肠子那种。

  不过他也是个京城真爷们。

  一口唾沫一口钉,说出去的话,含着泪也得做。

  当下就拿了苏木家厨房的菜刀,给贾东旭切了一大块。

  巴掌大小。

  虽然心疼且后悔。

  可做事儿还是实打实的,没有斤斤计较给小一点。

  反而做足了场面儿。

  也难怪贾东旭会帮衬何雨柱。

  实在是大家都知道何雨柱的为人。

  如果这样性格的人成了厨师班长,就绝不会翻脸不认人的。

  何雨柱是讲理的。

  歪理,那也是理儿。

  送走了二人。

  苏木回屋躺在床上,意识透过空间小院把明早要用到的东西都归置了一番。

  偷师学艺让长辈往下压,能教你个锤子真东西。

  苏木对黎援朝牵头的这次事件有些鄙夷。

  但面儿上绝对看不出。

  他还是懂做人的。

  像黎援朝这样的人,你可以看不起他的做事风格,但却不能否认他自身潜在的价值。

  别说即便不交朋友也不要得罪的那种话。

  这样的人,是一定要混个脸熟才行的。

  废物还要利用呢。

  何况这种优质资源傍身且自动送上门的家伙。

  只不过合作、交易就挺好的,交心的话,还是算了。

  如果非要从他们这群子弟中选一个,苏木宁可选周小白。

  白纸一张,性子单纯且颜值在线,看着也赏心悦目啊。

  晚上睡觉前。

  苏木把陈大奎喊了出来。

  “明早2点半跟我去一趟鸽子市。”

  “哦。”

  “我会把板车停在晓市附近的胡同里,你给看着车和车上的东西。”

  陈大奎被通知已经快8点了。

  回到屋里。

  陈刘氏还问呢。

  “他大半夜的叫你出去干啥?”

  “我不是找他帮咱家弄粮食吗,他明早让我跟着出去一趟。”

  “那你小心着点。这年头整粮食哪有那么容易,别跟你爹似的,到时候剩我一个人,这日子可咋过……”

  陈刘氏这段时间被打击的不行了。

  自己这边捉襟见肘,米缸里都快能饿死家雀了,每月有半拉月得数着米粒熬日子。

  号子里老陈也挺遭罪的。

  每次看他不是精神萎靡就是鼻青脸肿。

  想要讨好一下管事儿的吧,没东西拿出手不说,还压根扯不上关系。

  院子里估计能说得上话的,就是之前自己得罪的苏迎军一家子了。

  可,自己还赖着人家的房子呢,上门求也是白搭。

  这些时日尝到了人情冷暖,在院子里熬日子也没了往日的底气。

  陈刘氏确实收敛了很多。

  甚至于,已经开始动摇了最初的设想。

  如果老陈在里面不那么遭罪,自己和大奎搬去大杂院那里,倒也不是没法接受……

  在哪里不是过日子啊。

  凌晨2点冒头。

  陈大奎已经在倒座房门口等着了,手里还拎着一根小臂长短的生铁棍。

  苏木看了一眼,实心的。

  陈大奎也是用心了。

  既然要看车,车上还有东西,那就得有个趁手的家伙什傍身。

  不然怎么应付突发状况。

  晓市虽然也属于京城治安范畴,但这种交易本就是不合法的违规操作,里面也肯定会有无视规矩的一小撮人。

  万一看上了苏木的货,想要把偏僻的胡同当做‘法外之地’,陈大奎想着多个武器,怎么也能多扛下几个。

  潜意识里,陈大奎见识了苏木的能耐,佩服之余,也不想被比下去太多。

  毕竟自己是跟着苏木混,遇事扛不住,那要你还有啥用。

  虽然总结不出‘利用价值’这个词,可意思却深有体会。

  “一会儿到了地头,你不用说话,守着车看住东西就行,如果他们问你话,也别搭理。”

  其实无关紧要,主要是苏木灵机一动,打算试探一下陈大奎。

  看看他嘴巴严不严,以后能不能大用。

  约定的胡同里,一身便装的黎援朝和周小白早就等着了。

  终于能等到亲测苏木交易的全部过程,黎援朝亢奋的昨晚都失眠了。

  说实话,这一夜估计也就睡了不到三个小时,刚才还时不时打哈欠呢。

  周小白则是更像见到这个人。

  这个男人就像是一团迷雾似的,资料上写的那些实在太普通了。

  根本不到位,甚至有点南辕北辙的意思。

  从来不知道一片树叶也能吹出动人的旋律。

  不知道在荒郊野地也能吃上别具风味的一顿‘大餐’。

  关键是苏木那种从容的态度,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深深触动了周小白。

  这次只跟着一个警卫员。

  就是平头小哥,追着学吹树叶的那位。

  陈大奎谨遵叮嘱,全程一句话都没说。

  黎援朝还跟他打招呼来着呢,陈大奎埋头整理板车上的东西,愣是装作没听到。

  苏木是用提前准备的布巾蒙着面,黎援朝、周小白和警卫员都是戴着口罩,简单的遮掩。

  一点都不专业。

  戴口罩太普通了,难以显示晓市这种地方的性质和特色。

  要不是碍于错综复杂的关系,苏木都羞与为伍。

  来到晓市。

  就真的算是来到了苏木最舒适的主战场。

  他的眼神看上去都跟在胡同时不一样了。

  这一点黎援朝和警卫员或许都没发现,但周小白这个女孩子却看的很真切。

  女孩子都是敏感的,某些方面确实强于男人。

  何况周小白还很刻意的一直关注着苏木。

  来回趟了两遍。

  三角交易、易货拆搭交易、垫资过桥交易……

  在这个嘴不能言,只靠比划的机制最为落后、返祖的交易市场中,被苏木运用金手指和高纬的商业思路,玩出了花来。

  这次的目的不是赚钱。

  当然,也不是一点也赚不到,搂草打兔子也是必要的。

  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到了眼巴前的钱,没人会舍弃不赚。

  可最主要的,还是弄粮食。

  苏木准备了三条麻袋,一大两小。

  几人全程没有沟通,就是苏木在做,其他人在后面看。

  去胡同板车那边也往返了两趟。

  第三次返回晓市,就已经只有一条麻袋了。

  这次弄完,苏木也就打算带他们离开。

  没必要非要等晓市自动散市,提前‘隐退’也挺好的。

  足可以算功成身退。

  因为苏木从回去送下第一个麻袋时,就发觉身后三个人都懵圈了。

  操作看似简单,但细节上却让所有看到的人都摸不着头脑。

  毕竟没有人跟苏木一样,隔得近了就能提前拿到商家的底价,以及通过察言观色猜测对绝大部分街上人的需求点。

  苏木有金手指的帮助,还有几十年的商界经验,以及信息大爆炸年代积累的诸多杂学知识,做起来看似很简单。

  但真的在这个年代长大的人不具备这些知识储备,也就更不用提什么质变达到量变了。

  就看着很神奇。

  相当诡异。

  “苏木,你每周就是这么搞?”

  “差不多吧,过去没有这么多东西,有个半麻袋就已经很好了。”

  起码赚了80多块钱。

  这是黎援朝通过苏木口袋里钱票的厚度估算的。

  虽然过程没有开口报数,可接过来送出去,肉眼也是能看到的。

  最起码苏木没有避着黎援朝和周小白。

  周小白此时的心情早已佩服的无以复加了。

  她恨不得化身叽叽喳喳小鸭子,扯着苏木问他个三天三夜。

  其实,周小白看到的,领悟到的,或许比黎援朝更多。

  毕竟侧重点不一样。

  一个是崇拜性质的欣赏,没有杂念,就更专注,也更能刺激灵感和想法。

  黎援朝起初的念头是偷师学艺,为自个儿大院的子弟们趟一条路用来博取家里人的赞扬。

  目的一开始就不够纯粹。

  杂念太多,反而得不偿失。

  没法把握住苏木随意释放出来的那点易货生意的小窍门。

  五点二十多,麻袋装满了一大半。

  苏木其实已经打算返回了。

  沿途再交易一两次,麻袋也就可以装满。

  突然,他看到斜对面那个摊位上,有个熟悉的身影。

  穿着很讲究,很干净,脸上蒙着的是个灰色有刺绣的手帕。

  冉先生。

  冉秋叶的父亲。

  他竟然也来逛晓市?

  苏木好奇。

  随即就装作漫不经心的走了过去。

  此时冉先生刚好蹲下,从兜里又掏出一截像是裁剪的宽袖口似的两头通的套袖,把手伸进去。

  瞧见没!

  什么叫专业!

  这才叫专业。

  让苏木想起了几十年后,范伟范大师演过一个电影,发明的那个防急眼的剪刀石头布的东西……

  嘎嘎好用。

  苏木看到摊主摊位上是两只野兔,后腿和脑袋都血淋淋的,有点眼熟。

  嗯,不就是刚才自己交易使用的吗?

  永远不要小瞧了这个年代的老百姓。

  民间也是有高人的。

  苏木多瞅了两眼摊主。

  看眼睛,估计有四十多岁的年纪,这也是个人才。

  最后的交易没成功。

  冉先生有些迟疑,有些遗憾,最后还是捏了捏自己右边的衣摆口袋,转身走了。

  苏木站在原地思索了一会儿,考虑再三还是没有追上去。

  这一单,他决定放弃。

  胡同放板车的地方重新汇合。

  陈大奎还是一言不发。

  “走吧,先带你们去吃点东西。”

  猪肉粉配素火烧,是苏木的最爱。

  主要是因为这是最初穿越过来后,唯一可以补充体能的东西。

  味道和口感放一旁,主要是那种心境和感觉,是让苏木很难忘怀的。

  好东西乐意与人分享。

  苏木便带着他们也来到了这个摊位。

  “徐叔,五人份的,快点弄啊,都饿了……”

  老徐看上去就老实巴交的,没有一点后世小摊贩的那种油滑市侩,反正苏木每次看到他都是乐呵呵的。

  在他的摊位上吃东西,搞得自己心情也会变得好一些似的。

  2点多爬起来,熬了好几个小时,即便是陈大奎也早就饿了。

  猪肉粉和素火烧上了桌,几人甩开腮帮子开造。

  陈大奎此时还谨记苏木的叮嘱呢,一声不吭,呼噜呼噜的猛吃一气。

  自从跟苏胜利闹掰了之后,陈大奎再也没有吃过外面的摊子。

  现在突然来一碗猪肉粉,真的是犹如仙界美味儿。

  他也不跟苏木客气,狼吞虎咽,没一会儿,一碗猪肉粉和三个素火烧就塞进肚子里了。

  “大奎,小麻袋里有个面袋子,30斤棒子面,你先给家里拎回去用吧。”

  “嗯。”

  这是陈大奎在黎援朝和周小白面前第一次发出声音。

  毫不犹豫的起身,去板车上拽了面袋子扛在肩上,转身就走。

  主打一个听话照做。

  让别人看起来,陈大奎这人就是苏木如臂使指的小弟似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