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三道试题(中)_霸宋大官人
笔趣阁 > 霸宋大官人 > 第214章 三道试题(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4章 三道试题(中)

  “那便由在下出斗第一场吧。”说话的是马翔。这马翔五短身材,头上挽这个卍字头巾,一脸的麻子,黑黝黝的,脸好像没洗干

  净一般。

  “先生请出题。”赵明诚拱手向马翔道。赵明诚今年三十四岁,身高中上,身板硬朗,方脸高鼻,天庭开阔,只是眼窝微陷,或

  许这正是这些时日让这块美玉纠缠的精疲力尽的表现。

  “赵员外,听清楚了,在下上的上联是: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马翔说完,一脸的得意声色。这个上联是他早些年求学是

  一个同年所出的上联,一时无人能对堪称绝对。他料定今日他出这联,就算赵明诚、李清照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那也不

  是一枝香的时间能对得出来的。

  马翔所出的上联属于谐音双关联,此种对联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

  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此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橹是仿照鱼尾制造的促使舟船行进的工具,安装在船尾,

  左右摆动可使舟船像鱼儿摆尾那样前进。人力摇橹的速度肯定不如借风力鼓帆而行得快了。可是这里又暗含了两个人的名字,“

  橹速”谐音三国是的东吴谋臣鲁肃,“帆快”又谐音汉初刘邦的大将樊哙。而马翔在此处出此上联视乎又是在告诫赵明诚夫妇,“

  文”不如“武”,你们再有才华,这周凯只需几个泼皮衙役便可让你家破人亡,还是乖乖服输,将美玉献出来的好。

  这个上联一出,看热闹的人们只是觉得有趣,而通门道的人们则都皱起了双眉,在思索下联。过了一会儿,又都纷纷摇头,看

  着赵明诚,不知他能否对得出。

  赵明诚思索了片刻,对不出下联,他看着妻子李清照,希望她能有一妙对。过了良久,眼看着一枝香便要燃尽,李清照依然秀

  眉紧锁,朱唇微抿,似乎也没对出来。

  “嘿嘿,”马翔得意的干笑几声道:“不知列为看客们可对得出下联来啊?有对得出来的不妨说出来指点指点赵员外。”马翔说这

  话时一脸得意忘形的神色,让人看了讨厌的紧。

  这时知听人群中以人喊道:“我有下联,想请先生指教!”

  众人看去,说话的正是西门庆,其实赵明诚的事情与他没有半点关系,他既看不惯马翔那副狗仗人势的小人嘴脸,同时,童贯

  要他出来结交文士,这个赵明诚是前朝宰相的儿子,正好结交一番,或迟或早,也许能用得上。

  马翔的这个上联在这个时代或许还真是个绝对,但是对于来至于二十一世纪的西门庆来说,那就是个小儿科了,他在网络上已

  经看过许多类似这等“绝对”的下联,当然也包括这幅对联在内。

  “哦!”马翔没想到他的话刚出口就有人揭榜,心中又奇又气,道:“那请这位先生说出尊驾的下联。”

  西门庆向前走了两步,人群自觉的分开。女扮男装的扈三娘跟在他的身后。西门庆走近八仙桌,看了看周凯,又看了看赵明诚

  夫妇,不疾不徐的问马翔道:“这位先生的上联可是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正是。”马翔点头。

  “那我就对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西门庆说出下联后问马翔道:“先生觉得如何?”

  马翔心中暗暗玩味着:上联以船为对,下联以音为联,对仗工整,平仄得当。“笛清”谐“狄青”,乃宋仁宗时的大将,“箫和”谐“

  萧何”,乃汉高祖的宰相。上联文在前武在后,下联则正好相反,是武在前文在后。马翔心中暗自叹服,向西门庆道:“先生高

  才,在下佩服!”

  周凯、开封府尹、赵明诚和李清照都没想到,半路会杀出个程咬金。赵明诚向西门庆行礼道:“多谢先生赐教。”

  西门庆忙还礼:“不敢不敢,偶然得之,班门弄斧,何敢言赐教。”

  这时知听开封府尹扯着喉咙道:“这第一场算赵员外作负。”

  周凯此言一出,凉棚外顿时人声鼎沸:

  “为什么?”

  “不是对出来了吗?”

  “府尹相公不是耍赖吗?”

  ……

  开封府尹整了整衣冠,向前一步道:“大家伙看清楚了——”开封府尹将手往那一枝香处一指道:“香已经灭了,可是赵员外没

  有对出下联,故而作负。”

  “不是有人对出下联来了吗?”有人喊道。

  开封府尹道:“是啊,是有人对出下联来了,可是并非赵员外对出来的啊,这次文斗是赵员外夫妇参加,而并非别人啊。”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哑口,又听开封府尹道:“请李松李先生出第二题。”

  当一个衙役要点第二支香的时候,李松微微一笑道:“不急不急,待在下出了题再点香不迟。”

  说罢,李松往前面走了两步,略整整了头冠,又轻轻掸了掸衣衫,看着赵明诚夫妇冷冷一笑,拱了拱手道:“在下出得这题是作

  诗,还请易安居士指教。”

  李松这样说,显然是没有将赵明诚放在眼里,李清照看了一眼丈夫,见赵明诚没有说话,于是对李松道:“还请先生出题赐教。

  ”

  “在下的题没有题目,只有韵,易安居士若能按照在下所出之韵作出诗来便算是胜了。”

  “请先生出韵。”

  “九,韭,酒。”李松扫视全场,一字一字道:“第一个‘九’是八九十的‘九’;第二个‘韭’是韭菜的‘韭’;第三个‘酒’是美酒佳肴的‘酒’

  。”

  西门庆对诗词格律略通一二,一听题目立时愣住了,过了片刻,眉毛不禁皱了起来。这么险窄的韵,短时间内怎么凑得起呢?

  这题看似简单,其实要比出题目作诗要难得多。作诗并不难,古人只要读过一点书的书生都会作诗,只是有优劣之别而已。可

  是一旦作诗被限韵了,那可就不是一般的读书人能够作得出来的了。

  古人作诗讲究压韵,一般说来便是要在诗文的第一、第二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要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当然宋朝没有拼

  音字母,所以有专门的严格的韵书),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李松的题目本没有什么稀奇,可是李松这样一限韵

  就是说赵明诚夫妇作出的诗文第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依次只能是九,韭,酒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又没有一点关联,急

  切之中要作出一首诗来是何等的困难?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